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數字的迷思—偏誤與悖論





 照片來源;   Travel Aficionado


數字絕對,報表萬能?!


開始工作了之後,常常會聽到主管說:「給我報表分析!」、「我需要KPI!」、「你這份報告為什麼沒有統計分析?」之類的話語,這對大部份的新鮮人、甚至是工作一段時間的人來說,總會有點不習慣,一來、沒有以數據分析作為佐證的習慣,二來、很多人會覺得「只要結果好就好,數字不重要」,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數字會說話


事實上,在做任何決策的時候,決策者的思維、或是方向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對於市場的認知,而認知從何而來?從業績、從意見回饋、從滿意度,各式各樣的管道,然而,滿滿的文字在面前、要如何解讀?最簡單且實際的方法,就是轉化成數字。透過數字,我們可以知道市場的喜好、歷史決策的成功與否,而透過進階分析,我們更可以了解到是哪些「因素」、導致成功或是失敗,進而做出修正、或是乘勝追擊。


數字是死的、人是活的


然而,一個重要的事實是—錯用數據,造成的傷害或許會更大!一個簡單的例子:

『某商場在檢視行銷策略時,發現週間來客數因為促銷而增加、營業額也因應提高,於是主管決定這個促銷繼續做下去;然而,在檢視月週報時,卻發現商場的獲利反而創了歷年同期的新低、幾乎沒有獲利。』

在這個例子當中,主管參酌了報表的回饋數據後作出營業方針,表面上看起來是合理的,那麼他到底做錯了什麼?事實上,如果這位主管在解讀數據的時候,能夠多參考一項「毛利率」,或許就能發現到、這項促銷雖然可以提高來客數,但由於促銷商品過度侵蝕利潤,甚至影響了其他商品所造成的毛利,導致每位客人的消費,不僅無法為公司造成獲利、甚至會造成虧本經營。


要怎麼讀懂「數字」背後的意涵?


簡單來說,每個數字的形成必有其原因,不管是初階的數據,如來客數、銷售額,還是進階的數據,如毛利率、庫存週轉率等等,在明白數字怎麼來之後,不要急著去解讀,而是儘量搜集夠多的資料之後,才開始用「更全面的視野」去理解資料,避免過度狹窄的解讀、造成情勢的誤判。適當地運用數據,可以讓工作的速度和效率大幅度的提高,但也必須知道錯誤使用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因此,和數據還不熟的、快去和它交個朋友,而已經認識的呢?記得要像對待情人一樣,不要讓他離開自己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