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金融創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金融創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連鎖加盟是創業的終南捷徑 創業心法:3筆錢、631比例、5軸心


「獨立創業3年後仍存活於市場的比例僅20%,透過加盟連鎖體系的比例則高達8~9成,但能不能夠撐過第10年,則又是能否成功的關鍵年。」

文.顏瓊真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美國有了JOBS法案,台灣呢?


   Posted on 2013 Sep 25 by Dennis L.
   圖片來源 : 截自美國 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法案的新聞畫面




2012.04.05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玫瑰園正式簽署這個叫做 JOBS – 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法案,賦予了群眾募資相關產業正式的法源,改變了全球小型公司資本募集規則並引領了社會游資投入新創公司帶動繁榮新的一頁

什麼是JOBS法案?

JOBS法案全名是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翻譯為 新創公司快速啓動法案
依據維京百科 (en.wikipedia.org) 這個法案包含了七大部分,第三部分稱為CROWDFUND Act群眾募資法案,也就是這個部分給予了類似 Lending club ,prosper, Kickstarter , indiegogo 這種群眾募資平台的法源依據,讓小型企業透過中介機構(募資平台公司)為自己所屬的公司或專案進行資金募集,並根據未來可能的收益提供回饋

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群眾募資 全球注目的金融創新服務





    Posted on 2013 Sep 21 by Dennis L.

    照片來源;  See-ming Lee 李思明 SML   參考文獻:馮昌國律師  群眾募資的法律觀察(上)
   

 群眾募資的起源

群眾募資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籌資模式,最早的群眾募資應該是中國人發明的。早期的「標會」,就是一種群眾募資的形態。但真的讓這種籌資模式發揚光大,應該還是得歸功於網路,美國最早的網路募資平台,其實並不是大家熟知的KickstarterIndiegogo,更早之前還有Artist Share等由歌迷自發支持好樂手的群眾募資平台。不過把這樣的商業模式發揚光大的應該還是KickstarterKickstarter的創辦人之一Perry Chen當年創建此一網站的原因,據說就是為了一圓自己當年的音樂夢。他年輕時想參加美國南方紐奧良爵士嘉年華的表演,卻籌不到活動所需的資金,這段遺憾促成了後來Kickstarter的誕生。

Kickstarter誕生的原因,其實也是大部份群眾募資平台萌芽的共通原因:起初,英美等國的藝術家、音樂家從事文創產業預算不足,政府能撥給的預算也有限,再加上向銀行業貸款的困難,所以「只好」在網路上向群眾募資。不過現行的群眾募資早已不再以文創產業為限,新創公司、小型企業,或是計畫發起人有任何想實現的創新想法,如果無法從傳統的籌資管道取得資金,都可以透過群眾募資的模式募集。
參考來源:本文部份內容摘自:馮昌國律師  群眾募資的法律觀察(上)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淺談群眾募資的想法

Money    
 Posted on 2013 Sep 21 by蔡大痣.
 照片來源; Flickr Money in hands


前陣子跟朋友聚餐聊到了自已最近的發展,談到了目前正著手進行一個群眾募資平台:幸福額度。朋友馬上想到嘖嘖 zeczecFlyingV這些台灣群眾募資的先趨,並答到: 你們是一個線上標會平台嗎 ? 我下意識就直接想到,原來標會這個字眼蠻深植在台灣民眾內心,也是一種最早期的群眾募資方式。只是現在我們可以從面對面的群眾募資方式,延伸到無遠弗界的網路上。

其實在我小時候,家裡也是常常參與里民間所發起的標會,透過這些標會,能解決每個家庭及時的資金需求,例如:蓋房子、小學學費、家裡整修等等..)!! 當然也不是有困難才會參與標會,也有許多人透過標會來達到另一個投資的目的。早在幾年前永豐銀行早就有提供MMA標會理財網但推行的程度並不普及(有諸多的限制),有興趣的朋友可透過google搜尋相關資訊。

最後也聊到了許多朋友目前的發展,不難發現,在我們這群七年級生之間的年輕人,時常需要資金來完成他們的夢想,例如:出國進修、創業募資、求學、產品開發等等!!但卻時時卡在資金不足等因素,以致空有夢想卻苦無發展的機會。這只是資金需求的一個角落,我相信只有夢想蘊釀的地方,一定有資金注入的需求。

因此幸福額度團隊創辦人,號召了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希望能透過網路的無國界的特點,提供一個群眾募資的媒合平台,為了幫助你/妳更能完成你的夢想,而贊助夢想的投資人,也能得到實質的回饋。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社群如何改變銀行



Posted on 2013 Sep 03 by Dennis L.
早在20世紀,有人向美國一位著名的銀行家詢問:比資產或收益更重要的是什麼?他的回答是“信用”。摩根先生是著名銀行JP摩根公司的創始人摩根知道“信用”是融資的基石,"信譽"是基於人在社會中的聲譽,這個觀念可以追溯到聖經時代。
隨著國家建設與住宅的郊區化,汽車和電視的發明,改變工業化社會人們的互動方式,人們變得不那麼與他們的鄰居互動。其導致的結果之一是:銀行改變了他們習以為常的作業習慣,不再採行人與人最基本的信任機制:人際網絡與往來歷程,銀行轉向採用揭露的財務比率和程式計算化的信用分數作為其貸款授信過程的核心。此外,由於人們過度擴大信用,銀行過度依據貸款人所提供的錯誤財務資訊其結果是不良貸款,最終導致了金融危機。